近期,ChatGPT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现象级热点,有关ChatGPT的话题突然刷爆网络。所以,ChatGPT究竟是什么?3月2日上午,中文传媒举办了2023年首期“中文传媒之星”主题沙龙活动,数字化中心黎葵以“浅谈基于语言模型的聊天机器人——以ChatGPT为例”为主题,给大家作了精彩分享。

黎葵向大家介绍了ChatGPT的基本概念。ChatGPT是由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OpenAI在2022年11月30日发布的全新聊天机器人模型,是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。ChatGPT使用了Transformer神经网络架构,也是GPT-3.5架构,这是一种用于处理序列数据的模型,拥有语言理解和文本生成能力,尤其是它会通过连接大量的语料库来训练模型,这使得ChatGPT几乎能做到与人类无异的聊天场景进行交流。
ChatGPT究竟有多爆火?2022年11月底,人工智能对话聊天机器人ChatGPT推出,5天时间注册用户数突破100万。截至2023年1月末,月活用户突破1亿,成为史上用户增长速度最快的消费级应用程序。数据显示,TikTok(抖音海外版)达到这一用户规模用了9个月,Facebook耗时4年半。
黎葵认为,ChatGPT的能力获得是基于庞大的语料库和人工标注,凝练了多领域问题的很多数据做相互校验,然后挑选一些基础性的内容回答出来,这其实是“举一千反一”的过程,它还不具备思考能力。但如果把ChatGPT看作一个通用人工智能,它就可以在各行各业发挥用处,比如智能教育,它可以是一个很好的AI助教;智能金融,它可以对年报做智能分析;等等。
对于其他基于语言模型的聊天机器人,黎葵介绍了谷歌的聊天机器人Bard和国内百度的文心一言(英文名:ERNIE Bot)、复旦大学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发布的对话式大型语言模型MOSS。

在分享的结尾,“有没有一种可能,这个PPT就是ChatGPT的杰作?”更是给大家留下了无限悬念。

数字化中心副主任张超在点评中指出,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使用的AI技术,并不神秘,像我们日常生活中已经广泛使用的指纹识别、人脸识别等都属于AI技术。目前,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对于各类问题的理解,并非真正的“理解”,而是基于海量素材的整理归纳。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,它会让人从重复性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,聚焦于真正的创造。人们不需要焦虑“机器取代人工”,而应该欢迎技术进步给工作与生活带来的改变。
“中文传媒之星”主题沙龙的创办,旨在切实抓好管理提升,打造学习型企业,强化员工的归纳总结和思考能力,提升干部职工学习分享的积极性、主动性和创造性,自2015年4月至今已成功举办146期。为进一步激发广大员工参与的热情,活动最后宣布了2022年度“中文传媒之星”主题沙龙“主讲之星”和“参与之星”名单,并向入选员工及代表发放了排名奖励。

